副镇长辞职某种程度印证“压力大工资低 ”

副镇长辞职某种程度印证“压力大工资低 ”
 日期:2013-07-08  总浏览: 1665  作者:  来源:

部分岗位的确“压力大”

这位四川泸州的副镇长,辞职之际在网上发了篇文章,谈了其心路历程。据称因对“维稳工作”的描写而受到了组织压力,自承部分内容不实。然而从其内容和媒体访谈来看,这位副镇长描述自己辞职的原因还是比较可信的。

首先是“基层工作事务繁杂,压力很大、很辛苦”,从其对整治小煤窑、整段安全以及维稳工作的描述来看,的确如此,事情繁杂、经常要加班,最关键是要承担严重的思想压力——一旦有人上访,就是你的工作过错。副镇长的经历,一定程度说明部分基层公务员要背上“愈益繁重的工作任务”

不少岗位的确“工资低”

副镇长在网帖和采访中都明确交代了自己的工资,“我每个月到卡工资3046元,住房公积金422元,电话下乡补助400元,年底有几千元目标考核奖金。而我儿子一个月的花销是尿不湿4包,138元一包,奶粉四罐209元一罐。我不抽烟、不打牌、不自己买酒喝,生活还得靠父母救济一些。”。就基层公务员普遍反映的状况来看,这个工资额是可信的,如果该副镇长果真没有其他收入,这个收入相比起“副镇长”的身份,的确不算高甚至可以说偏低。

当然,并不是所有基层公务员的纯工资都称得上低,因为财政结构的原因,有些富裕地区的基层公务员账面合法收入就很不错。但的确不少地方的基层公务员有抱怨工资低的理由。

不仅“压力大工资低”,还不容易得到理解

作为公务员,在当今中国社会的舆论环境中,明面上是“人人艳羡”,因为人们都知道公务员工作稳定,“总收入”和福利高,但很多人实际上对公务员的待遇表示不满。如果一个基层公务员恰好是“压力大工资低”的那种,往往会受到亲友一些不切实际的期待,和他人一些不应当的白眼。总体而言基层公务员是承担了一定的社会压力——“生活高压、工作高压、舆论高压”。前两日另一位副镇长的自杀也注脚了这一点

02

但这并不代表“公务员热”是没看清围城

公务员“叫苦连天”,但实际上罕有人辞职

面对该辞职副镇长异常诚恳的态度,不少网友对公务员群体报以了同情。有网友评论称:“公务员热,趋之若骛的人们,围城里的东西,你还没看清。”不过,在人们印象里经常“叫苦连天”的公务员们是真的没看清这个“围城”吗?

大批毕业生选择报考公务员

去年被热议一时的“万人争当月薪两千公务员”现象,有人就称之为“城外的人没想清楚就冲进去”。但这一事实的反面,即公务员们像该副镇长一样辞职,却并没有成为普遍现象,不如说,是极为罕见的现象——“城里的人并没有往外走”。以河北省为例,据报道,2006年到2010年,河北省各级行政机关主动辞职的公务员人数为255人,每年50人左右。前不久有消息称全国共有700万公务员,按比例来算河北约有30万。30万人每年仅50人主动辞职,公务员辞职率仅为0.017%。而以公务员待遇优厚著称的香港,其公务员辞职率也不过0.5%左右。而有研究称2012年中国企业员工主动离职率高达18.9%,两相对比,中国公务员与企业员工对职位的留恋程度可谓天差地远。

不辞职的原因何在?对组织照顾有期待、对灰色收入有期待

那么,既然很大程度上“压力大工资低 ”并不是虚言,那为何基层公务员们不选择辞职呢?虽然中国公务员并没有主动辞职的传统,但也没有限制公务员辞职,如果感觉实在做得不愉快,大可如这位副镇长般挂印而去,为何“叫苦连天”的公务员们却不这么做呢?

在《万人争当月薪两千公务员的奥秘》中,提到的一点是“人有趋利避害的理性和获得安全感的需求”。对于公务员来说,公务员身份最大的保障还在于是铁饭碗——按之前引述的河北省的统计,全省五年来辞退的公务员仅11人,开除或除名115人。换言之,公务员基本没有失去这个身份的风险,相比起干不好就要被“炒鱿鱼”的私企员工,公务员们至少在“失业”这个职场最大担心面前,几乎是毫无压力。即便是在聚焦灯下被问责下台的高级官员,大多在一定时间后也能被“起复”,再次任用。

在“铁饭碗”有保障的情况下,即便一时压力大、工资低,但公务员基本都不肯走,关键原因还是在于对“工资以外的收入”和“各种福利”有期待。如学者总结的“《公务员法》在2006年进入实施,至今已近8年。此前的‘低工资’现象有所改善,但‘滥补贴’和‘单轨福利’的现象却更加严重。”中央党校教授徐祥林更是直言——“松松垮垮的财经纪律则为官员获得灰色收入和腐败收入大开方便之门。欠发达地区公务员工资水平普遍偏低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但年轻人还要拼命往公务员队伍里挤,是因为公务员可以利用职务之便获得灰色收入和腐败收入,而且风险很低。”

对这种违反财政纪律而获得的收入,公务员们会有压力吗?不会有压力,每个公务员身份都是“挤破头”才得到的,获得这种收入在许多人看来是理所应得。

现状让基层公务员失去理想主义,也让民众难以信任

有理想的人辞职了,没辞职的呢?

辞职的泸州副镇长向媒体称自己不是“理想主义者”,但从他自述经历的网帖来看,他遵循良心没有处理私采小煤窑的贫困女子,整顿安全让各个企业都停产没拿一分钱以致让领导怀疑,对每年4个月的维稳工作他深恶痛绝。对比公务员系统内的很多人,他称得上是理想主义者,所以很罕见地,他辞职了,而没辞职的呢?

某公务员辞职卖菜,被父亲断绝关系

并不是说,公务员过得不如意就一定该辞职,铁饭碗毕竟比找其他工作“朝不保夕”的风险来的小。也并不是说,没辞职的公务员都一定违背了良心,都拿了黑钱,都在干群关系方面作了违心的事。但如果长期“压力大、工资低”,也只能被迫适应大环境,去寻找让自己过上更好生活的各种“门路”。事实上,公务员抱怨待遇不好的说法往往是饭桌上流传的,但结合成团体抱怨、或公开在媒体抱怨的,却非常罕见。因为公务员们已经私下在想办法“适应”“压力大工资低 ”的环境了。

而这样一来,公务员身上的理想主义势必也会丧失很大一部分,没有多少人还能竭诚“为人民服务”。

基层公务员现状引发的系统性风险

在多数民众看来,公务员在工资之外有各种收入,“油水十足”,根本就不该抱怨,对他们甚至感到严重不满。而对于公务员,还没“捞到”的会因账面工资低叫苦,“捞到”的会因精英意识而视自己获得高收入为理所当然,但又不能向民众理直气壮地表达出来。这便是基层公务员现状引发的系统性风险——公务员和民众的关系因此始终处在紧张之中。

那么,如何消除这种风险?有人说“高薪养廉”,但新加坡所谓的“高薪”并不是人们理解的超出企业的高薪,而且这个提法本身就让底层民众很不满意。那只能换些别的说法,最终目的还是提高公务员的账面合法收入,同时减少公务员的灰色收入和腐败可能。

清华大学杨燕绥教授认为,理想的状况是,“最终,让一个为政府廉洁工作35-40年的公务员,可以不冒任何风险地成为中产阶级,拥有10-15万元的年收入、自己的住房、相当工资80%的养老金、分担75%以上费用的医疗保险、子女接受高等教育。”

然而,在一个向来倡导“为人民服务”而官声却长期不好的社会,民众对此能答应吗?看起来这并不容易。

结语:在《党刊:低薪和繁重工作引发部分公务员心理失衡》这篇新闻的跟帖中,热度第一的是“强烈呼吁习近平主席给基层公务员加工资”,紧随其后的却是“公务员工资低?也只有专家们敢说”——这个现象既引人深思,也让人担忧。



版权所有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MBA企业家协会
地址:新疆乌鲁木齐新民路5号金和大厦(晨报大厦)2010室 电话:0991-2600869 传真:0991-8853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