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演化为竞争力

企业社会责任演化为竞争力
 日期:2012-05-21  总浏览: 767  作者:祝慧烨  来源:

  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有管理的公民行为已经成为价格、质量、技术之后参与新一轮国际竞争的重要竞争力的重要组成。
  从纵向的时间序列看,在经历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和资源的优化整合阶段之后,企业已经步入了“企业公民”这一全新竞争阶段。随之而来的是,社会责任已经成为对一流企业“高标准、严要求”的公认指标。从1999年美国推出“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到2001年英国的Footsie for Good,再到澳大利亚即将推出的RepuTex,国际社会已经越来越看重企业社会责任,并加以量化。
  提倡社会责任不仅仅为了提升企业社会形象,更能获得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提升企业的长期盈利能力。正如星巴克CEO奥林·史密斯(Orin Smith)所言,星巴克的最大成就之一,就是说服顾客支付3美元的高价购买一杯“有社会责任的咖啡”。同样的,杜邦公司之所以能从一个总资产仅为36000美元的火药小作坊,茁壮成长为年销售收入超过240亿美元的跨国巨头,公司对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视功不可没!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企业实践和众多的研究成果充分说明,企业越是注重社会责任,其产品和服务就越有可能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现在的顾客,特别是欧美顾客,社会意识逐步加强,不单单注重产品是否能满足自己的关键购买因素,如价格、质量、安全、便利等,更关心产品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对于消费者来说,接受一件由剥削童工、妇女或囚犯所制造出来的商品已变得不可思议。在社会责任和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正向关联度,企业完全可以将社会责任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竞争力!具有社会责任感是决定企业能否在全球化运作中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以种种行为证明自己切实遵守政府法规的企业,常常能被国家或当地政府给予更多的自由。在美国,国家和州级环境监管部门都有正式的规划,对积极采取措施减少对环境、健康和安全影响的企业给予认可和奖励。而且这些企业面临的检查和程序性工作都会减少,在向政府提出申请时甚至能获得一些优惠。美国联邦判决指导方针规定,如果企业能证明它将社会责任落到实处,并且实行了有效的道德规范计划的话,针对该企业的处罚和罚款就会减少甚至完全没有。
  通过承担社会责任提升竞争力已经受到全球越来越多的政府和企业的重视。SA8000社会责任标准是全球首个道德规范国际标准,自1997年问世以来,SA8000受到了公众极大的关注,在美欧工商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德国进口商协会已制订了《社会行为准则》,规定德国进口商应经过SA8000协会授权,对其供应商(出口商)的社会行为进行审查。现在,国际买家及一些著名品牌纷纷建立、落实自己一套监控各地制造厂商的社会责任标准,大的跨国品牌商,几乎100%都在对下游产业链进行评估和监督,很多的跨国公司在纷纷加大在我国采购的同时,也加大了对我国合约工厂的社会监督。欧美各国也开始从社会责任方面来考虑关税的优惠问题。
  虽然,目前SA8000只涉及人身权益以及与健康、安全、机会平等等与核心要素有关的初始审核,但随着对其不断修订和完善,该标准最终可能发展成为一个覆盖道德、社会和环境等范围很广的标准,并有可能会转化为像ISO标准一样的真正国际性标准。
  SA8000社会责任标准正在国际上推行,企业道德标准的全球趋势成为国际化企业必然的选择。SA8000是一种规则,按照规则做事就能获得市场。若能很好地执行社会责任,落实SA8000标准以至获得认证,不仅能获得大买家的订单,而且能提升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力。事实上,企业社会责任已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许多跨国公司订单的附加条件中,一些企业还因此痛失订单。
  传统上,中国企业一直习惯于追求短期经济效益的快速增长,忽视了“企业伦理道德”的长期建设,忽视了社会责任标准认证。然而,当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面对一个个陌生的社会责任标准时,他们就会意识到通过这些社会责任标准认证是多么重要。它不仅能让我们获得一张张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巧妙突破种种贸易壁垒和市场壁垒,变天堑为通途,而且对于快速提升企业品牌形象能起到关键的作用。
2004年被认为是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年。全国劣质奶粉案、广州“毒酒”案等事件的爆发,使企业社会责任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一些跨国企业将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作为中国产品进入的一道门槛,已经有不少质量好、价格也便宜但不符合这一标准的产品被拒之门外。
  具有丰富的“廉价劳动力”资源,一直是“中国制造”最具竞争力的优势之一,也是那些认为中国应成为“世界工厂”的梦想家的有力论据。但是,这一优势已经遭遇挑战,随着国际通用的SA8000标准的公布,核心竞争力背后隐藏的恶劣工作环境、低工资和无休止的加班等事实开始浮出水面,并引起广泛的强烈关注。
  那么中国企业500强最关心的是什么?应该是企业的竞争力!企业要做大做强持续发展,必然要考虑社会责任。企业竞争力和社会责任是相互支持相互影响的关系,一个有实力的企业才能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南京冠生园应该很有实力,但由于“主观或者客观”上出售过期食品,没有对社会负责任,所以冠生园迅速丧失了企业竞争力,公众也不买它的帐。信誉也是一种社会责任,对别人负责和对社会负责任的同时,自己也将赢得回报,就是公众对企业的信赖。就像海尔张瑞敏在处理50台问题冰箱的事件,他砸掉的是50台冰箱,但砸出来的却是信誉,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经营环境中,一个以我为中心的企业是没有生存空间的,要想生存发展,其经营战略必须与大环境相适应,必须与政府宏观政策相吻合。在当今消费环境下,顾客购买商品,不仅仅是功能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情感的满足,没有良好企业形象、没有很好声誉、不关心社会的企业,是很难赢得顾客的信任的。在合作比竞争更重要信息时代,与政府的合作、与社区的合作、与供应商的合作同等重要。 
  很显然,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仅关注传统意义上的技术、产品、资金是不够的,良好的企业形象、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对政府工作的支持、对弱势群体的善举等等,已成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没有大环境的良性运转,企业很难健康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对非经济性的间接性的社会责任给予了关注,如接纳下岗职工再就业、采用低能耗的设备和生产低能耗的商品、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捐款救灾助教、积极参与配合政府、社区的公益性活动等等。很多大企业已将承担非经济性社会责任纳入到战略规划中,成为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西方企业的发展历程比较,我国的企业还处在起步阶段。从战略的高度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引导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拓宽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途径,是非常必要的。 
  现在,非技术性优势是企业的关键性竞争优势,自觉主动地捐助基础教育、降低产品能耗、减少环境污染、热心社区事务都会赢得消费者、政府及社会性团体的好感。因此,应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以帮助创造非技术性优势,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企业主动性的、自发性的承担社会责任,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但仍需引导与规范。首先,我国政府已经逐步认识到承担起引导的重任的必要性。在企业社会责任自律性普遍不强的情况下,政府正越来越多的从宏观上以法律、制度、政策等约束性手段进行引导,再辅以经济性手段。其次,传媒及公众应进行舆论上的监督与引导。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哪些企业做得好,那些企业做得不足,公众是最有发言权的。公众的感受通过传媒形成舆论,进而对企业施加影响。最后,发挥企业之间的监督及引导作用。企业的行为及由此产生的后果对其他企业具有警示作用,特别是影响力大的企业,应树立承担社会责任的典型,以起到示范作用。
  企业具有了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还必须有承担社会责任的环境。如果总约束企业必须以什么方式、通过什么渠道去承担社会责任,就会打击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积极性。因此,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自觉履行企业公民行为,并不意味着这种承担是无度的,社会的分工体系恰恰应该注意这点,企业机器永远也不要散失社会给你的主体定位和分工角色,持续发展是持续承担的要件,社会责任与企业公民行为要进行有效的系统管理,要为演化为长远竞争离服务,逐步形成企业自觉地承担社会责任的社会氛围和灵活地承担社会责任的运行机制,以及自主性的承担行为,使企业与社会达到和谐发展的境界。

 



版权所有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MBA企业家协会
地址:新疆乌鲁木齐新民路5号金和大厦(晨报大厦)2010室 电话:0991-2600869 传真:0991-8853011